近日,《柳叶刀》最新研究揭示,塑料对人类和地球健康构成“严重、日益增长且未被充分认识的危险”。报告得出结论,世界正处于“塑料危机”中,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塑料都会导致疾病和死亡。塑料通常被视为一种廉价材料,但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包括健康损害的成本,塑料就很昂贵。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大幅加速的塑料生产狂潮。自1950年以来,全球塑料产量暴增200倍,其中过半是快餐盒、饮料瓶等“即抛型”产品。而到206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再增长近三倍,突破每年10亿吨。
结果,塑料污染也飙升,从珠穆朗玛峰顶到最深的海沟,现在有80亿吨污染了整个地球。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被丢弃的塑料仅有不到10%进入回收系统,其余的则化为微型和纳米塑料潜入空气、水源和食物链,还有的在人体血液、大脑甚至胎盘中被检出。
《柳叶刀》绘制的地图显示了塑料整个生命周期下游的所有途径、暴露和健康后果。
科学家警告,从胎儿到老年人,每个生命阶段都在承受塑料的侵害——孕妇流产风险升高、儿童癌症发病率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纳米塑料的关联也初现端倪。
而塑料污染的危害远比表面所见更深远。从石油开采、加工生产到最终废弃,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在持续释放“毒性”。
98%依赖化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塑料产业,正通过能源密集型生产持续毒害空气,造成每年2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气候危机。
在此背景下,1.6万多种化学添加剂渗透进环境和人体,而露天焚烧的塑料垃圾更让有毒烟雾笼罩全球贫困社区。
而PBDE、BPA和DEHP这三种常见塑料添加剂,每年引发的医疗支出就高达1.5万亿美元,戳破了塑料“廉价”的假象。
另外,积水的废弃塑料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助长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
一些化工巨头表示,应对塑料危机的重点应该放在回收利用上,而不是削减塑料生产。然而,不同于钢铝较高的回收率,化学成分复杂的塑料不能轻易回收,报告指出:“现在显而易见的是,世界无法通过回收来摆脱塑料污染危机。
这篇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报告是在各国之间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料条约以应对危机的第六轮谈判(也可能是最后一轮谈判)之前发布的。
全球塑料条约有望在未来两周内敲定。会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机制,以保护人类和地球免受不断增长的塑料垃圾海啸的侵害,这些海啸使海洋、森林、山脉、空气、动物、微生物和城市窒息。
《柳叶刀》正在启动一个独立的、基于指标的全球监测系统:《柳叶刀》塑料与健康倒计时。该倒计时将确定、追踪并定期报告一系列具有地域和时间代表性的指标,实时追踪各国塑料产量/化学物使用量、塑料相关疾病发病率、微塑料在人体富集数据,以监测减少塑料暴露以及减轻塑料对人类和地球健康危害方面的进展。
报告作者表示,通过政策干预,人类已经成功消除了含铅汽油、修复了臭氧层,那么,我们就同样能战胜塑料威胁。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1447-3/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