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分享
陕西佳县: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助力谷子增产达52.6%

陕西佳县: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助力谷子增产达52.6%

  • 发布于 2025-11-17
  • 已阅读 9

11月10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官寨镇苦菜圪垯自然村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傲霜谷示范区,来自陕西省榆林市和佳县的农业专家联合开展的大田测产结果显示,采用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种植的谷子,较传统种植方式亩均增产300斤,增幅达52.6%,为西北旱区谷子产能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傲霜谷示范区测产现场

 

测产专家组参照相关测产验收办法,在300余亩示范田中随机选取9个样点,每个样点实收面积6.667平方米,现场脱粒称重,并按国家标准将籽粒含水量统一折算为13%后测算产量。结果显示,该示范区平均亩产435.8公斤(合870斤),其中最高点亩产达537.9公斤。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傲霜谷示范区测产现场

 

该示范区于今年7月播种,引入山西农业大学姚建民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渗水地膜技术,配合“傲霜谷21”新品种,形成“夏播冬收”旱作高产模式。

 

姚建民介绍,“该地膜在覆盖115天后,降解率为33.5%。它成功解决了普通降解地膜60天左右就过早破裂的技术难题,保证了足够的耐候期,同时其余部分将在来年春天完全降解,最终实现农田无污染。”

 

该地膜为0.006毫米超薄型,具有用量少、成本降40%、抗旱保墒、抑草调温等优势;“傲霜谷21”则具备光补偿点低、耐密植、耐涝、抗霜冻等特性,在今年秋季连续阴雨30多天的气候条件下仍表现稳健。

 

“采用新一代地膜技术可以实现7月播种、11月收获,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还有效实现‘一地两收’,大幅提高农民收益。”科技部陕西帮扶团佳县执行团团长李忠林说。

 

专家指出,该技术模式成功破解了旱作区春夏干旱出苗难、秋季雨涝倒伏霉变等瓶颈,为西北半干旱地区谷子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下一步,佳县将扩大示范规模,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助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免责声明:JURUR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JURURU所有,转载需取得JURURU书面授权,且JURUR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愿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JURURU赞同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聚如如(021-65680220)处理。

产品名称单位最新价格涨跌涨跌幅(%)
PLA元/吨18050-81.00-0.45
玉米元/吨2735-98.00-3.46
PBAT元/吨10080-40.00-0.4
PBS元/吨20450-30.00-0.15
BDO元/吨7550-200.00-2.58
AA元/吨95000.000
PTA元/吨6460-10.00-0.15
LDPE元/吨9625-25.00-0.26
PP元/吨7650-100.00-1.29
PBT元/吨205500.000
PS元/吨92500.000
ABS元/吨110500.000
PET元/吨5900-100.00-1.67
PA6元/吨130000.000
Brent美元/桶66.020.520.79